《株洲市文化旅遊發展規劃》出爐

《株洲市文化旅遊發展規劃》出爐

株洲文化元素+旅遊,是否也能碰撞出別樣的精彩?

數據显示,2018年,株洲市旅遊接待總人數5963.84萬人次,實現旅遊總收入近601.42億元,旅遊及相關產業實現增加值127.5億元,旅遊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比2017年提升0.5個百分點,位列全省第3位。文化旅游業已成為株洲經濟的重要產業之一。

以文促旅,以旅彰文。株洲文旅融合有何優勢?如何轉換思路探索文旅融合發展新路徑?株洲的“詩和遠方”在哪裡?

日前出台的《株洲市文化旅遊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給出了清晰的時間表和任務圖:力爭2025年全市旅遊年接待總人數超過1億人次,旅遊總收入突破1300億元。

【現狀】 “五色株洲”發展不均

“旅遊輸出”大於“旅遊輸入”

近日,酒埠江旅遊度假區獲評省級旅遊度假區。這也是我市繼雲峰湖旅遊度假區之後第2家省級旅遊度假區。

事實上,類似的“旅遊資源名片”,株洲還有不少。

湘江風光帶景區榮獲“國家水利風景區”稱號,株洲被授牌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炎帝陵正全力創建國家5A級旅遊景區……通過普查,株洲旅遊資源單體共有1412處,涵蓋了國家標準中的8大類、31個亞類、107個基本類型,類型齊全。

株洲不僅有山水風光,還有人文古迹。據統計,全市各類文物景點有2400多處,各級各類非物質文化遺產1200多項,其中國家級2項,已依託炎帝文化與醴陵釉下五彩瓷兩項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開發出兩大文化創意產業系列品牌。

但是,這樣的“先天優勢”,後天並未“發育完全”。

“株洲旅遊資源豐富,具有一定的品位和特色,旅遊區位也十分優越,目前已開發的也有幾十處,但開發程度較低,缺乏亮點、精品項目,沒有形成品牌優勢。”市文旅廣體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經過多年的開發建設,株洲市旅遊資源形成“古、綠、紅、藍、橙”五色系列為主的旅遊景點及景區,但除了炎帝陵、雲陽山、酒埠江、神農谷等少數高品質資源外,我市的垄斷性資源較少,全市文化旅遊產業發展還存在諸多制約因素。

如缺乏旅遊精品項目,組合產品優勢不強。主要表現為其他大部分旅遊景點的開發都是各自經營,缺乏統一規劃布局,彼此間缺乏有機聯繫和整合,尚未形成優勢互補、資源和市場共享的旅遊系統,導致吸引力不高,遊客停留時間短,直接影響全市文化旅遊的整體效益。

“由於旅遊宣傳和促銷力度不足,導致株洲旅遊輸出和輸入人數比例為9:1,今年前11個月,接待來株洲的遊客僅1萬多人。”株洲中聯國際旅行社總經理邱克禮說,來株洲的遊客大多是由單位組織、旅行社組織或親友介紹而來,而他們來株洲之後,才知道“原來株洲也有這麼美的地方”。

也有業內人士指出,在文化旅遊目的地之爭中,株洲落後於周邊的長沙、湘潭和井岡山、吉安等城市,而在文化旅遊產品與服務中缺乏創新,同質化競爭日趨劇烈,可持續發展受到嚴峻挑戰。

【定位】 構築“一核一極兩帶五區”

實現“一縣一品”

旅遊,已成為當下大眾熱衷的一種生活方式。對株洲文化旅游業來講,挑戰與機遇並存。

“株洲文化旅遊產業還有很大的挖掘潛力。”市文旅廣體局推廣交流科副科長李立華介紹,“資源優勢是保障,清晰定位是方向。要找準定位,才能挖掘優勢,精準發力。”

《規劃》明確,要以炎帝文化、工業文化、創意文化、紅色文化為核心,打造全球炎帝文化體驗聖地、全國知名工業旅遊目的地、中南地區創意文化旅遊示範區,通過文化旅遊的帶動,將株洲市建設成為國家旅遊休閑城市、國家公園城市、全國全域旅遊示範區。

根據株洲文化旅遊資源實際情況,《規劃》還進一步明確,要促進文化、旅遊與科技、體育、工業、農業等產業的融合發展,全面構築“一核一極兩帶五區”的發展格局,實現文化旅遊產業“一縣一品”。

一核即城區文化旅遊產業發展集聚核;一極即炎陵縣炎帝陵祈福祭祀生態旅遊增長極;兩帶即湘江人文休閑旅遊創新帶、106國道自然景觀與平汝高速人文景觀發展帶;五區為城區工業文化和創意文化旅遊休閑區、城郊農耕文化休閑度假區、醴陵市陶瓷煙花文化主題體驗區、攸縣地質文化和康養文化旅遊區、茶陵縣紅色文化和茶祖文化旅遊區。

一縣一品,則分別為天元區重點發展演藝娛樂、蘆淞區重點發展商貿服飾航空文化旅遊、荷塘區重點發展農耕休閑文化旅遊、石峰區重點發展工業文化旅遊、雲龍示範區重點發展動漫創意旅遊、淥口區重點發展鄉村體驗文化旅遊、醴陵市重點發展陶瓷煙花文化旅遊、攸縣重點發展地質文化旅遊、茶陵縣重點發展紅色文化旅遊、炎陵縣重點發展炎帝文化旅遊。

根據定位,《規劃》還制訂了工業文化、古城古鎮文化、陶瓷文化、紅色文化、研學旅、休閑康養、鄉村文化、商貿文化八大旅遊產品系列,設計了工業文化、祈福休閑度假、創意快樂體驗、城市觀光、研學、古鎮書院文化、紅色文化、自駕旅遊8條株洲市域旅遊精品線路,促進文化旅遊產業的要素集聚集群發展,培育旅遊新業態,拓展旅遊深度消費。

【發展】 完善產業鏈,豐富旅遊內涵

在李立華看來,伴隨着經濟的調整和消費需求的改變,要想把吸引來的遊客還能留下來,還得完善產業鏈、豐富旅遊內涵,需要產業聯動發展。

機遇面前,株洲文化旅遊產業鏈,如何強,怎樣補,往何處延?《規劃》從“全產業鏈”發展的角度,給了藍圖。

強鏈——

加快景區提質升級,打造融合發展新格局。提升景區配套設施、建設智慧景區,挖掘雲陽山的宗教文化和茶文化,加快炎帝陵、雲陽山國家5A級景區創建;憑藉酒埠江的水體優勢,大力發展水上運動項目;完善華強文化科技產業基地,發展創意、動漫、数字電影、遊戲軟件基地等文化科技產業基地,將其打造成湖南乃至中南地區“爆款”文化旅遊休閑度假區等。

補鏈——

培育優勢文旅產業,提升融合發展新動力。如在藝術陶瓷產業方面,推動“生活陶瓷藝術化,藝術陶瓷生活化”,以醴陵陶瓷谷為中心,加快建設和完善醴陵世界陶瓷藝術城、“醴陵窯”考古遺址公園、釉下五彩陶瓷博物館,推進釉下五彩旅遊發展、釉下五彩研發推廣、釉下五彩產業開發、高檔藝術陶瓷衛浴用品生產等項目建設等。

延鏈——

開發文旅融合產品,打造融合發展新業態。加大非遺文化旅遊產品的挖掘,加快文化旅遊與非遺文化對接,將非遺項目融入特色小鎮、美麗鄉村建設、全域旅遊之中,提升非遺與民間文化、旅遊觀光業的結合度。鼓勵採取“項目+傳承人+基地”“傳承人+協會”“公司+農戶+合作社”等模式,形成各具特色的民間文化旅遊區。挖掘炎帝陵祭典、雲陽山南嶽宮廟會、陽升關廟會、花炮祖師李畋祭典等民俗類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資源,利用獨特文化風俗資源,開發系列民族民間文化旅遊產品。

在採訪中,不少業內人士感嘆“酒香也怕巷子深”。“要加大走出去的宣傳力度,而企業的力量有限,應該由政府組織牽頭到外地做推介。”邱克禮說。

對此,《規劃》明確,要構建立體營銷網絡,做好傳統營銷宣傳,宣傳“五彩株洲,華夏福地”的文化旅遊宣傳口號和形象標識,樹立體現全球炎帝文化體驗地、全國知名工業旅遊目的地的文化旅遊IP;強化新媒體營銷,建立傳統媒體、新媒體、自媒體渠道相結合的全媒體信息傳播機制,實現信息化、大數據、精準化的全媒體推廣,形成線上+線下專業化、品牌化營銷模式,集中推介株洲旅遊品牌和文化旅遊產品。

在所有產業中,人永遠是核心,對圍繞“人的活動”開展的文化旅游業來說,更是如此。

《規劃》指出,要建立株洲市文化旅遊人才庫,依託湖南工業大學和省職教園相關院校,培育專業技術人才,籌建一批株洲市文化旅遊人才培養實訓基地,探索適合株洲市當地實際的導遊管理體制,出台導遊職稱制度、職級、服務職能與報酬相匹配的激勵機制;吸引本地人、國內外旅遊達人和資深驢友等來株洲旅遊做導遊,為株洲旅遊代言,健全導遊、領隊進入和退出機制,增強導遊主體活力和創造力。

網站內容來源http://www.online.jx.cn/【其他文章推薦】

※想知道真正好吃不黏牙的牛軋糖在哪嗎?

※來台東旅遊不可錯過的,台東名產 「池上米、地瓜酥、洛神花」

※高規格的婚宴禮遇,新竹婚宴會館翻轉傳統婚宴框架

※各類招牌、海報、大圖輸出,急件製作施工!

桃園機場接送24小時待命,專業推薦!

※民宿網-宜蘭民宿預定及空房即時查詢

您可能也會喜歡…